您現在的位置:廣東中公教師網 > 教師資格 > 備考資料 > 教育教學知識 >
來源:中公廣東教師資格考試網 時間:2021-12-28 14:40:01
考教師資格證的福利來了,雖然2021年的教資考試已經告一段落,但是覺得自己發揮不好的小伙伴也不用心灰意冷,從2022年開始,山西教資考試一年兩次,這算不算一波福利呢!小伙伴們還需整裝待發,做好下次考試的準備。小編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方面比較重要的考點——韋納的歸因理論,大家一起瞧瞧吧!
最早提出歸因理論的是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際關系心理學》中,從通俗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歸因理論,該理論主要解決的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他把事件的原因歸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韋納在海德歸因理論與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歸因理論。除了內部和外部維度外,他還提出一個新的維度,即把原因分為暫時的和穩定的兩種??偣矂澐譃槿齻€維度:
控制點:指的是成敗的原因受內部控制,還是外在環境的控制;
穩定性:指個體認為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可控性:指個體認為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或者他人意愿所決定。
韋納把人的成敗原因分析為六個因素:能力(指個人評估自己能否勝任工作)、努力(個體在工作中是否盡力而為)、任務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任務的困難程度)、運氣、身心狀態(工作中個體當時的身體及心情是否影響工作效率)、外界環境。
這六個因素都可以用三個維度來分析,以下是三維度六因素表格:
韋納認為,歸因會影響到學生的情感狀態。如果學生把成功原因歸因為內部動機時會產生較強的情感反應,成功時感到滿意自豪,失敗時感到內疚和羞愧,歸因于外部因素,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不會出現太強的情感反應。因此,當一個總是把失敗歸因于能力低的學生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即當個體感到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對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產生影響時所體驗到的一種抑郁狀態,比如生活中常見的“聽天由命”、“破罐子破摔”等現象。
根據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比歸因于能力會產生較強的情緒體驗。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歸因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努力程度,對于努力而能力低的學生給予更多獎勵,對于能力高而不努力的學生給予最低評價。
學習小技巧:如何識記六因素的三個維度,小編總結了一個小口訣,即一心二力屬內部,難能可貴最穩定,唯有努力才可控。你學會了么?我們一起做幾道題吧。
1.小勇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這屬于( )。
A.內部、穩定歸因 B.外部、穩定歸因
C.內部、不穩定歸因 D.外部、不穩定歸因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韋納歸因理論。根據以上表述,可知小勇把原因解釋為“自己不夠聰明”,可對應到能力因素上,而能力是內部、穩定、不可控因素。選項A正確。
選項B,外部、穩定因素是工作難度。不符合題意,排除。
選項C,內部、不穩定因素是努力和身心狀態,不符合題意,排除。
選項D,外部、不穩定因素是運氣好壞和外界環境,不符合題意,排除。
綜上所述,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選項。
2.在學習成敗歸因影響學習動機的諸因素中,激勵作用最大的是( )。
A.運氣好壞 B.能力高低 C.任務難度 D.努力程度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韋納歸因理論。韋納把成敗歸因于六個因素,只有努力是唯一可以控制的因素,對個人影響較大。當個體把成敗原因歸因于努力時,成功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自信,隨后學習中會更加努力;一旦失敗,個體會感到羞愧,因此轉化為學習動力,為了下一次成功而努力。選項D正確。
選項A,運氣好壞屬于外部因素,對個體影響較小,排除。
選項B,能力屬于內部因素,如果長期把失敗原因歸于能力低會使個體產生習得性無助,失去學習動機。排除。
選項C,任務難度屬于外部因素,對個體影響小,排除。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選項。
搜索